冲压件回弹的影响因素
1. 材料厚度
在成形过程中,板料厚度对弯曲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板料厚度增加,回弹现象会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随着板料厚度增加,参与塑性变形材料增加,进而弹性回复变形也增加,因此,回弹变小。
随着厚板料零件材料强度级别的不断提高,回弹所造成零件尺寸精度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模具设计和后期的工艺调试都要求对零件回弹的性质及大小有所了解,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补救方案。
对于厚板料零件,其弯曲半径与板厚之比一般都很小,板厚方向的应力及其应力变化不容忽视.
2. 材料性能
在汽车身上有不同强度的冲压件,从普通板材到高强板,不同板材有着不同的屈服强度,板材的屈服强度越高,就越容易出现回弹现象。
厚板料零件的材料一般采用热轧碳素钢板或热轧低合金高强度钢板。与冷轧薄板料相比,热轧厚板料的表面质量差、厚度公差大、材料力学性能不稳定,并且材料的延伸率较低.
3. 零件形状
不同形状的零件回弹差异很大,形状复杂的零件一般都会增加一序整形,防止成形不到位出现回弹现象,而更有一部分特殊形状零件比较容易出现回弹现象,如U型零部件,在分析成形过程中,必须考虑回弹补偿事宜。
4. 拉延筋
拉延筋在当今工艺中应用较为广泛,合理的设置拉延的位置,能够有效地改变材料流动方向及有效分配压料面上的进料阻力,从而提高材料成形性,在容易出现回弹的零件上设置拉延筋,会使零件成形更充分,应力分布更均匀,从而回弹减小。
5. 零件压边力
压边力冲压成形过程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措施,通过不断优化压边力,可以调整材料流动方向,改善材料内部应力分布。压边力增大可以使零件拉延更加充分,特别是零件侧壁与R角位置,如果成形充分,会使内外应力差减少,从而使回弹减小。
冲压件回弹控制方法
减少或消除回弹的时机是在产品设计和模具开发阶段。借助分析,准确预测回弹量,对产品设计和工艺进行优化,利用产品形状、工艺和补偿来减少回弹。而在模具调试阶段,必须严格按照工艺分析的指导来试模。与普通SE分析比较,回弹的分析和矫正的工作量增加了30%~50%,但却可以大大缩短模具调试周期。
回弹是与拉延成形过程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的拉延条件下(吨位、行程及进料量等),虽然冲压件都没有成形问题,但在切边后的回弹会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回弹分析与拉延成形分析使用同样的软件,但关键是如何设置分析参数,以及对回弹结果进行有效评估。
异型零件回弹控制
前地板左右门槛制件开发过程中出现回弹4°现象,制件回弹部位及回弹多少度。根据制件回弹部位及回弹度数,做出对策。在工艺路线上同样增加整形4°,增加第三序整形序,同时模具整形镶块材质应用为Cr12MoV,硬度需达到HRC58~62。